首页 >> 滚动 > >> 详情

锻造农业现代化“硬核力量”

日期:2022-02-07 16:32:10  来源:濮阳日报


(资料图)

日前,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、国家发改委公布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,河南省有5地入选,清丰县榜上有名。这也是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评选以来,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。

为进一步带动有条件地区率先建设一批农业强县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,近年来,我市围绕粮食等农作物生产、农业设施装备提档升级、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内容,指导各县区申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。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创建管理要求,对各县区递交的材料进行筛选,然后逐级申报。最终,清丰县通过上级专家组评审,择优纳入批准创建名单。

这个重量级国字号荣誉为什么花落清丰?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靠的是清丰的“硬核”实力。

坚持“三级联动”,凝聚创建工作合力。我市充分发挥平原农区现代化优势,聚焦“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”创建目标,高位推动、三级同步、靶向发力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、亲自安排,分管市领导多次听取汇报、协调推动,市农业农村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发展和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,为成功创建提供了坚强后盾。清丰县委、县政府成立高规格创建工作小组,实行县委书记、县长“双组长”推进制,县委常委会、县政府常务会每周听取工作汇报,及时研判解决创建具体问题。县农业农村局、县财政局、县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协同发力,先后召开联席会议7次,聚焦创建指标,补短板、强弱项、促提升,确保“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”成功创建。

严守耕地红线,积蓄农业发展后劲。清丰县把坚守耕地红线、守牢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,多渠道整合资金,通过项目实施,集中打造了一批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渠相通、路相连、旱能浇、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。大力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扎实抓好良田建设、良种培育、良法种植、良机管理、良制运营等各项重点任务落实,提高亩均单产水平,确保粮食稳产、高产、增产。截至2022年底,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62.16万亩,粮食生产总面积稳定在126.3万亩,粮食总产稳定在65万吨以上;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,食用菌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、工厂化生产及装备智能化水平全国县域第一,成功创建全省首批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;红薯种植面积10万亩,韩村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;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,已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集散地。

实施科创行动,打造现代农业样板。清丰县把科技成果创新应用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强引擎,与中国科学院、河南省农科院、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,拥有2个国家级、4个省级、4个市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,打造了首个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,现已成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重要单位。建成了全国一流的红薯种苗脱毒组培实验室、全国最大的脱毒红薯种苗植物工厂,研发出全国首项红薯种苗无糖培养技术。

抓实“五化”建设,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。清丰县立足县域食用菌主导产业,及红薯、叶菜、辣椒等优势特色产业现状基础,全面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引领的设施赋能型发展模式,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全要素、全链条发展路径,协同带动全县农业“设施化”“园区化”“融合化”“绿色化”“数字化”发展。截至目前,该县优质小麦稳定在21万亩,“5G智慧农业”示范区5万亩;改造提升设施大棚600万平方米,建设菌菇、红薯等特色小镇9个;培育壮大辣椒制品、菌菇水饺等食品加工企业12家,拥有电商企业286家,各类物流企业264家。通过2年建设,力争2025年,高标准农田覆盖率90%以上,粮食稳定在13亿斤以上;农产品交易量达600万吨,交易额突破500亿元;国家地理标志、名优特新、绿色食品A级认证达到42个;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76万吨、菌棒15万吨,综合利用率在96%以上。

清丰县有关负责人表示,该县将抢抓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机遇,按照“做优食用菌主导产业,做大红薯优势产业,做强辣椒、叶菜特色产业”的发展思路,锚定全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区、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、中原地区乡村振兴样板区三大发展定位,重点打造产业集群发展引领核心区,同步规划粮食绿色发展区、农业生态涵养区、循环农业发展区,加快构建“一核三区”空间布局,推进工厂化生产与加工包装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模式,探索建立农业现代化有效推进机制,努力走出具有清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。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王磊

责任编辑:崔莎莎

标签: